欢迎光临租车啦!

神州租车 北京租车 联动云 登陆 注册

黑客领读 神州往事(下):从渡劫成功到蓝海受挫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出行市场带来的巨大的红利,2007年前后,资本、人才、技术第一次涌向了出行领域。彼时,人们日益旺盛的出行需求与相对匮乏的交通资源既激发了矛盾,也催生了充满机会的市场。汽车租赁成为了出行市场的第一片红土地,至尊租车、一嗨租车、神州租车先后成立,将市场推向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表层实体市场繁荣,里层资本战场却进入了激烈博弈的环节。在2010年之前,大量资本就已进入这一领域,头部租车公司完成融资近20亿元,其中,神州租车一家融资13.4亿元,拿下了融资战场的阶段性胜利。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将“神州系企业”带向时代舞台的中央。

  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神州系资本以一种极度模式化却也极为高效的手段,将一家又一家公司送进不同的二级市场,而后从中套利、退出,动作熟练,极少失手,外人将这套方比作“陆正耀的IPO工厂”。

  在“神州往事”系列报道下篇,我们将回顾解读“陆正耀的IPO工厂”与资本掮客们在出行市场的“精彩表演”,以及这段故事走到今天。

  到2010年,神州租车终于走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在经过成员企业联想资本前两轮小试牛刀之后,背后的联想控股终于放出了大招,在这一年9月,联想控股宣布以“10亿股权+2亿债券”的方式,向神州租车注资12亿元人民币。同时,联想控股还表态将在后续进行持续的资金投入。一时间,神州租车甚至挂上了“联想系”企业的名头。

  从2010年开始,神州租车开始了高速扩张的脚步。据其官网数据,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从2010年初的800余辆迅速上升到了2010年末的10000辆,成为了国内首家租赁车队规模过万的公司。

  随后的2011年与2012年,“扩张”也成为了神州租车唯一的关键词,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神州租车车队规模达到27000辆,在全国66个城市布局了520余个网点,位居行业第一。而在2012年,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更是突破了36000辆,相当于国内第2-10名车队规模的总和,服务网点数量也超过了600个。

  与此同时,神州租车的营收规模也在2012年达到了27.03亿元,相比之下,市场规模排名第二的一嗨租车当年的营收规模仅为5.66亿元,不到神州租车的1/4。

  随着公司的业务规模与营收规模逐渐来到一个临界值,陆正耀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他想要搏一个更大的市场。

  2012年1月19日,神州租车挺进纳斯达克发行价区间定在了10.5美元-12.5美元,计划至多募资3亿美元。但纳斯达克的闯关难度远超想象,看可以说是“地狱难度”。

  彼时,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爆了一系列中概股的财务造假事件。这些造假的公司表现得极为朋克,在市场寒冬的大环境下,这些公司的营收与利润不降反增,业绩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在财报效应的带动下,当时中概股的股价全线%,甚至有夸张的达到了1000%。

  可疑的数据让美国的“大空头”们对中概股展开围剿,很快,调查结果出炉,工厂空转、虚假广告投入、虚假利润数据等铁证被摆上了台前。2011年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开展调查,并先后对普大煤业、开元汽车、中国能源科技等多家中概股提出指控。

  而在这个时候闯入纳斯达克的神州租车,在美国投资者眼中与一般的中概股也别无两样,虽然资本为其烧开了市场,但神州租车却也已经连续两年亏损,这样的股票在当时的美国散户与机构投资者眼中都是敬而远之的。

  果不其然,3个月后IPO路演中,美国各大投行中仅有40%认购了神州租车的股票,且认购标的金额远低于预期的3亿美元。这时,要么选择在美国流血上市,要么回国重新来过。经过三天三夜的研究决定放弃上市。

  但问题总是一环套一环,上市失败,意味着此前孤注一掷地烧穿市场成为十分不明智的举动。为了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神州租车在扩张的过程中使用了低于市场价50%的定价策略,首单免费,补贴红包更是成了惯用手段,加上数万辆汽车运营的高昂成本,此时神州租车的现金流已经十分紧张。

  上市失败,现金烧干,国内租车业务也迟迟无法产生现金流,如果没有外力介入,2012年,所谓的“神州系”就已经从资本市场消失。

  关键时刻,黎辉拉了“神州系”一把。2012年7月,黎辉代表华尔街大PE华平投资向神州租车投出了2亿美元(约合14.1亿元),这也是当时汽车租赁行业收获的最大一笔投资。

  这笔钱帮助神州租车“渡”过了最难的一关,充足的资金让这家超重资产运营的租车公司重新启动,并驶向了另一个市场。

  在华尔街闯关失败的三剑客,并没有放弃让神州租车上市的想法,以神州租车超重资产运营的模式,不上市意味着永远无法烧出可持续的现金流,初始资本与团队也会被套牢在这项“不良”业务上。

  于是,回国之后的陆正耀开始继续扩张神州租车的规模,而因投资进入神州租车董事会的黎辉,也开始发挥自身的能量。2013年4月,在黎辉与背后的华平投资的极力推动下,国际租车巨头赫兹租车宣布战略投资神州租车,获取其20%的股权与董事会席位,同时,神州租车收购赫兹租车在中国的所有租车业务。

  在这一轮运作之下,神州租车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罗兰贝格数据显示,神州租车2013年的车队规模增长至41000辆。该公司在短租汽车市场的市占率达到31.2%,同比增长约5个百分点,同期一嗨租车、瑞卡等竞争对手增长率不到1%。而在长租市场,神州租车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2.1%,以0.4%的差距弱于国际租车巨头Avis。

  在吃下了庞大的市场之后,资本三剑客再度启动了神州租车的IPO计划,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是港场。

  在故事方面,首先,神州租车是国内B2C汽车租赁市场中占有率最高的玩家,不同于深耕B2B市场的国际巨头,在B2C模式中,用户的服务主要以“车”,而非“车+司机”为主,因此,神州租车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中国租车行业占有率较低,在2012年仅为0.4%,而同期的日本、韩国、美国与巴西均高于1%,这意味着租车行业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行业龙头的神州租车自然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神州租车虽然是重资产运营,但是旧的租赁车辆经过维护可以直接放到二手车市场进行销售,实现固有资产的变现,这一模式相比很多传统产业而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甚至最终能够帮神州租车摆脱庞大的“资产累赘”。

  而在资本账面上,神州租车此时拥有52498辆可用于租赁的汽车,账面净值40亿元,而在2014年上半年,神州租车的利润也终于由负转正,实现了2.18亿元的净利润。

  这一系列的故事最终让港股投资者们认定神州租车是一家前景极其“优秀”、实力极其“雄厚”的公司,一时间,“买买买”的呼声在港场中高涨。结果是,这一轮IPO中,神州租车接获2.735万份有效申请,合共认购约86.15亿股股份,获超额认购201.05倍,扣除全球发售的相关佣金与其他相关开支后,净筹资额达到34.49亿元。

  这一轮融资终于让神州系的资本三剑客尝到了上市的甜头,“陆正耀的IPO工厂”也从此启动,并且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新一轮机会。

  2014年火热的除了汽车租赁这样的“旧”出行市场,还有网约车这一“新”出行市场。当年春节,滴滴快的的网约车大战在1个月内烧掉了19亿元,也圈出了成型的网约车经济,饶是陆正耀也只能感叹“资本代有才人出”。

  当然,望洋兴叹也不是陆正耀的风格。很快,2015年初,陆正耀凭借神州租车的资产,以B2C的形式推出“神州专车”,杀入网约车市场,但此时滴滴快的已经合并,二者所拥有的专车业务的体量也不再是神州专车所能挑动的级别。

  陆正耀只能以其他方式突围,2016年1月,神州优车成立,陆正耀将此前的神州专车、神州租车、神州买买车、神州车闪贷等诸多业务的资产、业务与债券投入其中,诞生了一家体量庞大的集购车、租车、专车、汽车金融、汽车售后于一体的企业。

  新公司的创立自然也少不了资本三剑客中另外两位的助力,在神州优车的A轮与B轮融资中,的君联资本(联想资本在2012年改名为君联资本)与黎辉所在的华平投资均参与其中,随后,黎辉甚至离开华平投资加盟了神州优车。

  熟悉资本运作的黎辉在加盟神州优车后,迅速帮陆正耀拿下了两笔共计56亿元的融资,背后除了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等知名券商资本,还包括了云峰基金、云岭投资等一系列阿里系的资本。

  大额资本的入场,将神州优车的估值推至369亿元。时机成熟,陆正耀选择让神州优车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这一次,陆正耀还是故事大师。只不过,神州优车主业汽车租赁与网约车的故事没法儿再讲,前者已经是上一个时代的旧物,而后者神州优车完全无法与当时的巨头滴滴抗衡。陆正耀的新故事是,神州优车将与阿里巴巴合作,斥资百亿打造汽车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百亿”、“汽车电商平台”这些重磅词汇刺激着资本的神经,于是,陆正耀又成了,2016年7月,神州优车正式挂牌新三板。

  随着业务边界的拓展,神州优车也得到了更多产业巨头的看好,在上市一年之后,神州优车又收获来自中国银联、中国人保等“国字号”资本的70亿元融资,这些投资者坚定地相信,神州优车将会在移动支付、金融创新、汽车保险等领域大展拳脚。

  但陆正耀的主要精力显然不在这些事情上,融资、上市、收割韭菜太“香”了,他已经开始酝酿新一轮的IPO项目。新一轮的项目对于广大吃瓜群众而言最为耳熟,商品是以咖啡为主的快消品,公司名字叫“瑞幸咖啡”。

  据了解,2017年底,瑞幸咖啡项目就已在酝酿之中,当年10月,瑞幸咖啡第一家门店正式在神州优车总部内开张,2018年1月,瑞幸咖啡宣布进入试运营阶段。

  随后,4月,瑞幸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但据财新网起底,这笔融资实际来自陆正耀家族,实际金额则为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亿元)。

  在7月与11月,瑞幸咖啡又完成了分别完成了A轮与B轮融资,金额均达到了2亿美元,涉及的资方包括了君联投资、大钲资本、愉悦资本、中金以及新加坡政府。

  事实上,瑞幸咖啡背后的资方要比陆正耀前两轮创业的资方要“封闭”得多,在神州租车与神州优车的创业中,陆正耀引进了大量包括凯鹏华盈、CCAS、云峰资本、云岭资本等非神州系的资本;而在瑞幸咖啡的融资中,君联投资、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全都是眼熟的角色,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与中金等资本也与陆正耀交好。

  有投资人曾经透露:“瑞幸这个盘子,非神州系的资本基本进不去。”而事实也基本如此,除了IPO之前贝莱德领投的1.5亿美元,瑞幸在上市之前的投资基本被神州系包圆。

  瑞幸咖啡融资与上市的速度也比此前神州租车、神州优车要快得多,仅成立一年半,瑞幸咖啡就完成了13次融资,融资额度超过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并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按照几乎相同的操作模版,资本三剑客对神州系企业的操盘几乎是如法炮制。如果要有一个词来形容,那么三人的精彩操作无疑是上演了一出“帽子戏法”。

  但正如开篇所言,“陆正耀的IPO工厂”运行到瑞幸咖啡这一步,实际上已经步入了资本的下行周期,无论是神州系企业自身日益紧张的资金流还是外部股东的挤兑,都让这台看似精密的资本机器不堪重负,后续的瑞幸事件,几乎是引爆了其在之前埋下的所有的雷。

  投资蓝海的失利对原有业务也有连带的负面影响,让神州面临了又一次劫难,如何渡劫想来金融、出行等相关行业的人都在看,等待答案揭晓之日的到来。如今看好的言论占据了上风,原因就在于自身地位较为稳固,且出行行业一片大好,新零售、汽车金融同样大有可为。

  从C端用户来看,神州租车、专车等大部分人出游与出行首选的品牌,凭借先发优势,依旧有着超高的渗透率。

  从整个出行行业出发,时间来到2020年,整个出行行业在经历了几年的洗礼之后,新出行已褪去了“新“的光环,在向着大出行迈进,做大、做强成为了各家企业稳固市场地位的核心目标,但这不就是神州系公司的底蕴所在吗?

  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神州面对传统租车、网约车等细分业务的老对手一嗨与滴滴,甚至是大力发展出行的吉利系曹操出行+耀出行的挑战,是否还能继续“花红花火“?我们也将继续跟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敬请持续锁定搜狐汽车·黑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