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租车啦!

神州租车 北京租车 联动云 登陆 注册

小桔车服就是滴滴登陆汽车后市场的“登陆艇”!

  8月8日,滴滴公司宣布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并对小桔车服公司投资10亿美元。小桔车服的成立是滴滴洪流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也是滴滴在支持新业务发展过程中机制创新的一次尝试。

  2018年8月14日,小桔车服宣布收购嗨修养车,原小桔维保事业部与嗨修养车合并为“小桔养车”, 助力小桔车服为车主提供“更懂你、更简单、更安心”的服务。

  我觉得还奋战在汽车后市场的兄弟们应该有见到一丝曙光的感觉,尤其是O2O那拨互联网人跨界到汽车后市场的创业者们,前提是兄弟们的公司还活着,还在坚持,哪怕是苟延残喘的活着。

  大概四年多前,O2O汽车服务平台是多么的火爆,资本追逐的宠儿,然而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风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日子,算来也两年多了。有多少创业公司倒在“兴也勃焉”的路上,还在坚持的公司如今貌似都没有了“互联网”的高大上范儿,都很接地气。

  简单讲,在二战中航空母舰和登陆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平顶船”指的是航母,“平底船”指的是登陆艇。深一点讲,是二战中战略战术的创新体现在海战中,就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以登陆艇为主要载具的两栖登陆战模式开启了由海洋到陆地的战争形态成为了二战的主旋律。尤其是美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方向运用“平顶船”和“平底船”打赢了德国和日本,顺带手就把意大利搞定了。

  如今我国也在大力发展海军,重点也是造航空母舰,造大型两栖登陆舰,其他各型舰艇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配属的。我国一直是一个国家,重视陆权,不重视海权,但是在近现代吃了大亏,以后我们国家也要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必须重视海权。

  我认为在商业生态中,也有海洋生态与生态。出行市场就是“海洋生态”,在蓝海时期,快鱼吃慢鱼,在红海时期大鱼吃小鱼,滴滴出行目前就像航母编队一样存在。汽车后市场就是“生态”,体量非常巨大而且持续高速增长,业态多样,以服务为主,但是在几乎任何细分市场中都没有出现具有统治力的服务品牌或者企业,而存在于产业链顶端的,具有资源优势甚至垄断能力的巨头企业对行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实互联网公司最近几年冲击过很多具有“生态”属性的行业,就是所谓的O2O模式,哀鸿遍野,汽车后市场尤其严重。

  滴滴作为出行行业的独角兽公司,已经完成了依靠平台的技术和系统算法、管理运营将绝大多数的日常业务,说白了就是实现了“机器管人”,司机与用户在正常场景中都是跟“机器”完成交互的。这是互联网科技进步最大的赋能效果体现,是科技创新也是思维模式的创新,实际上这种创新是开发者、运营者、使用者以及所有参与者共同完成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这已经是AI的应用场景的雏形,当积累数据越来越多,这套系统开始自主学习的时候,就是真正的AI。

  这种能力和思维模式能不能转移到其他领域,当然是可以。小桔车服平台肯定自带这一属性,这才是首要优势,才是滴滴敢于放出这艘“平底船”正式登陆汽车服务市场的底气。我认为这是滴滴对汽车服务行业的一次登陆作战,更是一次“降维打击”,最终是要实现行业赋能。

  小桔车服收购嗨修养车,收购了店面,收购了管理团队,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收购了嗨修养车团队三年来“九死一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会跟小桔车服旗下的养车团队的经验融合。一方面能够大幅降低未来拓展店面的试错风险,另一方面强化了小桔车服平台的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是必然的结果。能够在汽车后市场坚持三年的团队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而且还保留着互联网基因,这对双方融合至关重要。

  小桔车服平台其实不着急在汽车服务市场攻城略地,只要能在汽车后市场站住脚,服务网点足够多,形成稳定的服务输出能力,能够优先满足滴滴出行C2C模式供需两侧用户的需要,这等同于给滴滴出行修建一条护城河。在这条护城河隔离下,不仅用户群会更加稳定,在供给侧吸附社会车辆和司机的能力也会更强。这种能力不是来自于“法律条款”约束,而是让司机师傅和用户能够感受到的增值服务以及良好用车养车服务体验,能在小桔车服的商业生态中找到类似“专属福利”的特权,甚至是一种幸福感。这种增值属性让滴滴体现出“软实力”,这绝对不是友商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

  小桔车服平台本身就具有商业生态闭环,有滴滴出行的场景与流量加持,其获客成本应该远低于友商,貌似“拼爹”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洪流联盟的规划来看,涉足汽车全产业链的小桔车服应该不限于做一个闭环生态,而更希望成为开放平台。今天小桔车服能收购嗨修养车,明天也可以广泛的和能够输出优质服务的店面合作。有自营体系的服务网点,就可以有合作体系的服务网点。在未来,小桔车服甚至有可能成为汽车服务品质的背书单位,甚至是个评审机构,输出标准,组织用户点评,那就厉害了!

  这在四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但现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云计算的算能已经非常强大,大数据挖掘已经可以做到“车建档”和“人画像”,对车和人的了解客观的维度将越来越多,人为主观判断的权重越来越低,服务的量化水准,标准化水平,信息的透明度会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自然越来越好。

  互联网公司本质上是科技公司,而科技公司就应该信仰“科技改变世界”,从这个角度看,登陆作战的小桔车服是协助汽车后市场参与者作战的“赋能者”,而不是个“掠夺者”!

  作为那些年汽车后市场O2O的亲历者,我可以负责的讲在汽车后市场,以“掠夺者”形象出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死不瞑目的!

  温故知新,回忆一下汽车后市场O2O的那些事,就知道小桔车服对滴滴的意义,嗨修养车被收购的意义,以及这两件事可能对汽车后市场产生的深远意义。

  我要向当年“空降”汽车后市场兄弟朋友们说一声:如果你们的公司还活着,请注意!滴滴出行登陆汽车后市场的“陆战队”来了,不一定能拯救你们,但起码是可能是靠谱的盟友,可以从“散兵坑”和“战壕”里站出看看了!

  当年汽车后市场O2O的就是各种“上门服务”。上门洗车是个伪需求,也是个伪服务,一哄而上,基本到现在都死掉了,我以前有文章论述过,形容上门洗车是抢了路边提着水桶擦车讨钱的“丐帮”生意,不可能成功。

  “上门换油”是真实的需求,也是真正的汽车后市场切入点,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功?上门更换机油,做快速保养服务是一个“低频高粘性”的业务,获客成本太高是主因之一。

  当时线上广告投放,大概转化一个订单,平均成本都高于一千元,要留住这个用户三到五年持续消费才有可能收回广告成本。为了减少获客成本,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搞“烧钱补贴”大战,推广自己的APP,用户开始了一段“薅羊毛”的欢乐时光!

  当时上门换油的公司提供的润滑油一水的高级合成油,美孚、嘉实多、壳牌等国际一线品牌,还得挑贵的产品线才能彰显“不差钱”的壕,“昆仑”和“长城”牌子的润滑油都是不好意思出街的。这决定了“羊毛”的客单价很高,成本就得两三百,加上工时费,用户“薅一把羊毛”就能占到少说三五百的便宜,可想而知获客成本有多高。

  出行市场补贴一单十几块,几十块成本就够了,高频需求,很快就能赚回来,相对而言汽车后市场的补贴成本高的吓人,还是个低频消费,换油的周期至少半年,这谁受得了?

  而且重资产强运营的模式严重背离了互联网公司的属性,需要雇佣很多线下,养很多工作车,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有线下基地,烧钱的速度骇人听闻!博湃养车估值6亿美元的公司,C轮死!烧死了自己,还将整个行业的正常利润烧没了,活着的同行也无利可图!自相残杀的结果是,上门换油的成本核算出来比在开店的坪效低很多,也就是说还是到店服务更划算。所以那拨活下来的公司,基本都是及时转型或者开始就是在线下建设服务站的公司,嗨修养车就是其中之一。

  博湃养车和很多死去的养车O2O公司都是死不瞑目!号称拿下了75%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售卖出去的润滑油产品居然绝大部分采购于京东商城,也就是说美孚、嘉实多、壳牌等国际一线品牌根本就没Care他,基本是按照零售价卖的货。说实话,人家这些大牌们也没Care京东,以及任何电商平台,那个时候,京东上卖这些大牌润滑油产品基本都是要贴补税钱的,也就说从京东上买润滑油也是在薅羊毛。

  感动天,感动地!为什么感动不了供货商?我在《汽车后市场从来都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文章中分享过观点,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这篇文章写于2014年7月,截个图说明一下。

  当时许多的行业参与者感觉自己已经是独角兽,但跟产业链上站着的企业一比,自己就是一根“羊毛”!凭什么要求人家让渡利益给你呢?如果你是个赋能者,完全可以做服务赚钱,而如果只是想抢市场做个掠夺者,最后只能发现谁也掠夺不了。人家没掠夺你就不错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博湃养车的结局是倒闭清算了,线下清算了,好不容易在线上积累的用户群还是有一些价值的,最后由庞大集团接盘了。一个当年喊着要颠覆4S店的创业公司,死掉以后,来收尸的恰恰是一个4S店集团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多数也都去了各个4S店集团公司。这个故事是不是听起来很黑色幽默?

  当年,我将这些O2O公司称作“空降兵”。2014年6月份我写了一篇《汽车后市场,痛点不等于卖点》,也推荐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文章中分享了很多观点如今都被验证了,P2P租车可能是个昙花一现的圈钱模式,当时嘀嘀和快的的烧钱大战不会对汽车后市场有实质影响,那个时候说他们会进入汽车后市场为时尚早。我非常真诚的给“空降”汽车后市场的创业者提了很多建议,“痛点不等于卖点”,“别相信导流能盈利,别以4S店为敌,别太高调”等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浪!猥琐发育!”分享了各种在汽车后市场创业的“痛”,并预言了当时很火的一些模式可能的死法和活法。

  当时有不少朋友正在汽车后市场创业,正在跟投资人讲故事,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可能对他们融资造成不良影响,就说不要这样写,说实话没朋友的。当一个月后《汽车后市场从来都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文章发表后,友谊的小船真要翻了!从那以后,就真的没再写汽车后市场的文章,一直在写出行市场的评论文章,直到今天为止!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那些当年的“空降兵”朋友们,有一支“海军陆战队”已经登陆了,就是小桔车服平台承载的内容,而且刚刚登陆就与一支“空降兵”队伍——嗨修养车汇合了!

  目前空降兵主要的作战场景就是大规模的登陆战,基本作战模式就是空投到敌防线后,进行穿插、袭扰、破交、甚至是“斩首”行动等等任务,天生就是被包围的命,无论任务完成与否,最后都是要固守待援,寻机突围!谁来援救,谁来接应?海军陆战队。空降兵见了海军陆战队那一定都跟亲兄弟一样。

  据我所知,空降兵其实最擅长防守、伪装、潜伏。挖伞兵坑、挖战壕、快速建立防御阵地才是基本功。深入敌后,以单兵能够携带的轻型武器为主,机动车辆与支援火力很少的情况下,一旦暴露必会遭到围攻,必须得“稳住!我们能赢!”。

  汽车后市场的创业者跟“空降兵”很像,都是被传统行业参与者“包围”,都是“九死一生”!有资本加持的时候,就跟拥有空中火力支援一样,高空轰炸,地面突袭,个个战斗力强悍,攻城略地,互相厮杀,一旦钱烧完了,几乎都灰飞烟灭,幸存者都擅长“守摊儿”的,能把线下店面经营好的。其实早已见怪不怪了,汽车后市场从我入行写招商文案“掘金千亿市场”起,到如今新闻标题“坐庄万亿市场”,被各种资本加持的“空降兵”们狂轰滥炸了很多回了,浪的都死了,剩下的都是稳住的。

  2014年下半年,我放弃了汽车后市场一个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去了互联网公司供职。当时我跟一位行业内德高望重的前辈喝茶聊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我说要去深入研究互联网,希望有一天能把互联网的东西带回汽车服务行业,做点能让这个行业有点变化的事情。老前辈说,去好好研究,至少五年,汽车服务行业不会有大的变化,你回来一点都不会陌生。

  四年过去了,互联网行业变化是巨大的,汽车服务行业真就没什么变化。服务的内容和模式基本没变,广大消费者几乎感觉不出来变化,所谓的O2O,还是线上线下那点事,基本没有形成闭环,更别说商业生态了。那些还在坚持的“空降兵”们经营的店面有什么特色吗?基本都做到“大隐,隐于市”了。

  小桔车服也许会带来一些改变,比滴滴投资的10亿美金更重的是其行业赋能者的特质,也许正是汽车服务与互联网之间差的那一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9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