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租车啦!

神州租车 北京租车 联动云 登陆 注册

南极结婚卖房流浪:度一个七大洲的环球蜜年要花多少钱?

  从2023年初的南极婚礼开始,远夏夫妇用了全年完成了7大洲环球蜜年旅行。这是远夏第二次卖房“流浪”,也是对生活方式的探索:环球旅行是否真的遥不可及?

  在这场长达一年的旅行中,远夏一共走过25个国家,在160个不同的地方过夜,航班总里程绕地球6圈半。花了多少钱呢?远夏把环球旅行的账单精确到了小数点后2位。

  大家好!我们是远(Lyra) 和夏(Eric),23年前在附中相识,13年前初次因骑行青海湖结伴旅行,8年前共同创立“远夏在路上”公众号,1年前在北极求婚,南极结婚,然后度了一个走遍七大洲的环球蜜年。

  疫情这几年我们是自由职业者, 做一些远程小项目, 尽量在赚钱养家和过有趣的生活 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像去年借着 新婚的契机,全年基本没有干活,一直在路上。 2024预计旅 行会少些,尝试一些新的工作方向,毕竟钱也是要挣的嘛。

  2023的七大洲环球旅行,其实不是早有预谋的。 最早的安排只有跨年南极三岛的邮轮。Eric突发奇想在阿拉斯加求了个婚,把南极之行变成了结婚之行。

  新年在南冰洋的邮轮上迎接,1月5日在南极洲举行婚礼,最难抵达的一个大洲率先完成。 婚礼之后,原本提前半年多随手定在二月的马尔代夫行程,自然而然地化身蜜月之旅。

  4月20号日全食,全世界只有西澳大利亚小镇Exmouth能看到,这张票在前一年七月就订下来了,是全年行程中最早确定的一个。 蜜月从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回美国的路上,我们又经过了印尼巴厘岛和日本东京。五月坐了一趟加勒比邮轮,六月开车去加拿大班夫看朋友。

  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买好的机票已经覆盖了六个大洲,只剩非洲一个。于是心思活络起来,难道真的可以把卖房流浪顺便度个蜜月的旅行,升级成一年走遍七大洲的环球蜜年?

  于是在六月回国的前一天,我们订好了年末的机票——从欧洲回北美的紧张行程里,又挤了十天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九月去了第10次墨西哥,十月初夏威夷,然后在美国又拍了日食——10月14日的日环食。十月底多米尼加,十一月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然后飞去了马达加斯加,完成了七大洲的最后一块拼图。

  十二月初哥斯达黎加,之后本来计划老老实实回纽约,躲开圣诞新年的旅游旺季。不过捡到一张非常便宜的bug机票,于是趁年底申根签证过期之前又飞了一趟法国,在勃艮第醉生梦死。

  这一年里,走过了25个国家,全年在160个不同的地方过夜,其中197.5晚住酒店,39晚睡在车里,45晚在北京的家,45晚蒙亲朋好友收留,15.5晚邮轮,16晚飞机加5晚机场,1晚卧铺火车,1晚整夜开车没睡。

  我们环球旅行的路线不是传统的一站一站,而是主打瞬移式环球——美洲跳到亚洲又跳回美洲,美洲再跳亚洲然后大洋洲,美-欧-非转完一圈之后再单独飞趟欧洲。全年一共坐了67个航班,总里程260097公里(绕地球6圈半),总时长364小时19分钟(在云端度过15.2天)。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近两年对机票的研究,利用里程兑换等技巧,经常能用别人听起来难以置信的价格,买到便宜的商务舱出行,可能比飞很多短途经济舱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玩还要划算。

  旅行羊毛被动收入$21878.93(来自信用卡消费返点、开户奖励、酒店促销、旅行保险报销等,非工作收入)

  为什么能花这么少的钱,体验到那么多商务舱和豪华酒店?我们主要是靠使用信用卡返点、航空公司里程、酒店积分等等——俗称“羊毛党”。

  当飞得足够多时,里程积分、常旅客会籍等工具,就逐渐形成了闭环,显著降低旅行成本。飞现金两舱票攒里程回血并保级高卡,再用里程兑换奖励票,用高卡提供免费行李和休息室等等福利。举个例子,我们去年买了一张纽约往返雅加达的商务舱机票,通过精心设计路线美元的票价,获得了接近100k里程,足够兑换另一张美亚往返商务舱。

  酒店同理,住得多拿到高卡会籍后,可以获得很多免费福利,比如早餐、酒廊、停车、升房,甚至各种额外的积分房券,每晚都能获得显著的补贴。比如说,50美元的酒店,只住一晚,价格确实就是50,但全年一共住上60晚同集团的酒店,算上各种返点,相当于只花费20美元。

  2015年退掉租住的公寓,2022年卖掉自己的房子,两次性质不一样,不过初衷类似:想看看出门旅行会不会比住在家里还省钱。

  2015年当时公寓的租约刚好到期,我们没再续租,而是开启了一次性走遍美国50州的终极公路旅行,分别飞去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又开车自驾环美一圈。当时Lyra还在斯坦福上学,旧金山湾区房租惊人,一个月要三千美元,最终算下来,旅行总花销不到一万,比家里蹲三个月还要便宜 。

  2023环球蜜年我们记了更详细和复杂的账——如前文所说,总共花掉了63515.90美元。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旅费,还包括了一年到头的全部生活费和日常固定开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甚至买保险、租信箱等等。(里程积分也一律按估值折合成金钱算进总数。)这个开销放在美国大城市住一年绝对不够,但却能让我们坐商务舱,住豪华酒店,旅行一整年。

  可以说,我们两次“卖房流浪”,都是在探索生活方式的边界:长期旅行是否真的那么遥不可及?是否需要“家里有矿”或者抛弃一切才能实现?

  和很多人的直觉相反,我们反而是在居无定所之后,才终于感受到心安:不用惦记着自己的房子了。既不用心疼出门在外的时候房子闲置的成本,也不用担心房子被人盯上,被偷被抢。

  压力来自于一个没想到过的角度:因为一整年都没有固定居所,365天都需要安排,有时旅行本身已经很特种兵了,还要再分精力去定后面的计划,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希望能有一两个月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用每天都动脑筋做决定。

  我们一度以为这是对“家”的心理需求,但后来发现这完全是个现实层面的压力。今年年初有一段时间空闲,找了一个实惠的酒店连住三周,又在朋友家的空房间借住两周,处理签证之类的杂事,哪儿也没玩。这“低效”的一个多月极大地缓解了压力,整个人满血复活。

  所以当我们复盘2023年的时候, 总结了一个长期旅行的不可能三角:省钱、高效、自由。这三个角里,至多同时拥有两个。

  对我们来说,最终放弃的是自由,甚至比“有家可归”时更加积极地提前排满日程,做出若干个后备计划——这也正是上面说的压力的源头。其实以年为单位旅行的时候,大行程都需要提前很多定好,像人们想象的那种“说走就走”的玩法,要么得大把花钱,付各种临期溢价,要么得牺牲效率,玩得很“水”。

  Q:你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远夏对传统旅游景点的兴趣越发微弱,这与Klook的观点不谋而合,Klook一直倡导体验式旅行而不是打卡景点游。远夏在旅行中,有什么必体验项目吗?

  我们在旅行中,确实很少遵循那种“一日游打卡”的线路,会更多按照自己的兴趣,从目的地提供的各种选项中挑出自己喜欢的,的果断放弃。 像Lyra追求摄影,拍风光日出日落是少不了的,也会根据光线天气的客观状况,尽量在最合适的时间去到最合适的地方,经常是早出晚归非常辛苦,但中午干脆休息。

  Eric感兴趣吃喝,所以会主动寻找当地的特色菜,选出钟意的餐厅酒庄酒吧等等。在城市里玩的时候,我们比较喜欢参与当地人的娱乐,比如逛市场、看球、甚至只是压压马路,重在体验,没有什么目的性。

  只要目的地合适行程允许,一定会安排的必玩项目只有一个:潜水,哪怕并不是世界知名的潜点也没关系。除此之外的项目,除非本地有明显特色或者我们有特殊的兴趣,否则原则上都不会参加。

  我们很想鼓励大家,真正按个人兴趣去选择自己的玩法,不要被别人的“来都来了”影响。比如像我们,去了两次巴黎,卢浮宫、歌剧院、埃菲尔铁塔一个都没去过,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Q:远夏经常畅想,如果在全世界选择一座城市旅居该选哪里。走过那么多地方,可以分享你们的Top 3 喜爱城市和理由吗?

  我们的这个梦想清单一直在更新,2023年Top 3就增加了两位选手。这里对旅居城市的考量基于半年到一年的时限,只看哪里生活惬意又便宜。

  虚的层面,我们很喜欢巴斯克人的性格,虽然有时比较粗犷,但内在特别热情淳朴,像是西班牙的东北人,体现在生活习惯上,他们特别不装腔作势(尤其比起隔壁的法国),多贵的牛排馆子也可以拿起骨头啃,浪费贴骨肉才是罪过,上手吃饭没什么的。由此引到实的层面,巴斯克饮食很合我们胃口,有鱼有虾有牛排,烧烤做法居多,焦香气十足,又注重新鲜食材的本味。属于玩上十几天也完全不想念中餐的水平。

  当地美食文化非常深远,像San Sebastian小城就有十家米其林餐厅。西班牙的葡萄酒产区也物美价廉,餐厅里2欧元一杯,每天喝到爽。

  另外巴斯克地区守着海岸线,陆地上又是山区,自然风景同样绝美,可惜我们去的季节天气不好,没拍什么风光片,期待以后夏季再去一次。

  澳大利亚珀斯,应该又是一个很冷门的答案。它是西澳大利亚的首府,号称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方圆两千公里没有一个人口十万以上的城市。西澳的自然资源极度被低估,海岸、沙滩、峡谷、沙漠、湖泊、星空,都美得出乎意料。

  大概只是因为没有特别出挑的世界级景点,所以没被大规模开发。像小镇Esperance的白沙滩,我们甚至觉得比马尔代夫还美(只是有点冷),却完全名不见经传。此外,西澳物产丰隆,海鲜、牛羊肉、葡萄酒,性价比都非常高,还有不错的中餐。

  秘鲁利马,它跟前面两个选择很不一样。我俩都非常热爱拉丁美洲,喜欢他们的奔放热情,和那种除了生活本身什么都不在乎的洒脱。

  在和墨西哥城的比拼中,利马胜在风景——靠着太平洋海岸,每晚都有悬崖上的绝美日落,这里是各种文化的大融合,中餐、日餐、法餐、墨餐、意餐、还有本地的印加饮食,全部被秘鲁人百无禁忌地融合在一起,发明出像黑椒牛柳寿司这样乍听黑暗,但实际美味绝伦的料理。我们从小在北京长大,在利马街头走着,偶尔能隐约感受到家的气息,那种人群密集的烟火气令人着迷。

  “虽然地球始终与同样的速度旋转,但当我们一天又一天走在路上,时间却仿佛被无限拉长,里面填满了密匝匝的细节。这或许是某种关于旅行的相对论——如果人真正的生命是用记忆的密度来衡量,那么旅途中的我们一定格外长寿。

  返回起点的午夜,我们望着周围似乎毫无变化的斯坦福校园,回想起刚刚过去恍若隔世的八十三天,觉得像是度过了漫长的一生。朝九晚五上学上班的一年,记忆中或许只能留下些许片段。但环游美国的旅途过去了三年,每一天的经历和故事,我们仍然能轻松记起,在一丝一毫的心绪慢慢重现。 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

  现在,可以再给这段“旅行的相对论”打个补丁,旅行带来的记忆的密度——时间的延展——同时也是阅历和见地的飞速提升。

  我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年前的某个想法很不成熟,而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在一年前可能也刚刚推翻过又一年前另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这个“不断打脸”的过程还挺值得珍视的,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停滞在一个层面固步不前。旅行于此至关重要,去到不同的国家,与不同的人交谈,理解一个相同的客观世界,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展开方式,这些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我们想说,旅行从来不是与“正常生活”对立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说,旅行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是等同的——让它有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0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