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兴起后,人们的出行方式近乎被重新定义。一键出行、坐享“车找人”,多样化服务满足个性需求。作为媒体,我们一直在观察和记录。虽然,网约车的发展伴随了“非法运营”、“低价竞争”等各种问题,但不可否认它的确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且成为出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大数据、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的提出,网约车还会带给人更多的想象。
“距离没变,但感觉出门时间变短了。”提及网约车带来的变化,朱红这样形容。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可能都对此感同身受。
2004年,朱红与父母就住在了金台路,这里距离她工作的地方将近10公里,为了更省时,仅单程就要换乘两班公交和两趟地铁,可即便如此,她每天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要两个多小时。
为了减少换乘,后来她选择出了地铁站直接打车回家,可上下班高峰期打车哪那么容易。站在雨中跟人群抢出租车的日子,现在仍让她不堪回首。
不得不说,网约车APP的“一键约车”拯救了朱红多年上下班的“囧途”。喜欢穿高跟鞋的她再也不必狼狈地站在路边各种招手,她甚至可以等车到了楼下再收拾东西出门。
朱红认为,网约车给她和家人带来的是度的便利。其意义不仅包括日常出行变得更加可控和便利,更深层次的价值是,其提升了她的生活幸福指数。
以前,老家的长辈来京,朱红至少要腾出半天的时间去接站、接机,遇到工作繁忙不便抽身的时候,难免有所怠慢,心里过意不去,可现在,只要提前下个订单,网约专车完全可以代劳,而且相比她亲自出马,这种方式不仅更加环保,花费也更少。
来自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了4.35亿人,截至2017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2.36亿人,2018年则有望达到2.82亿人。
如果说易到、滴滴等C2C平台的到来,更重要的意义是丰富了人们的出行结构,提高了出行便捷程度,那么在其之后上线的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则从服务品质上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
司机统一着装,为乘客上下车开关车门,车内提供免费Wi-Fi、空气净化器,并为孕妇提供专用靠垫……基于B2C模式带来的管理优势,让最早关注高品质出行的神州专车揽获不少“忠粉”。
在某房企担任财务总监的蔡蔡(化名)告诉记者,之前公司为了接送高管以及客户,每年要花大价钱养车、养司机。但是有了专车,不仅能让客户明显有了“贵宾”的待遇,也节省不少开支。
记者了解到,除了商务场景,专车凭借安全以及优质的服务,在送爸妈出行、送孩子上学以及夜间接送女性方面也占据较高的市场。数据显示,夜间22点之后,女性用户选择专车会明显增加,总体需求超过男性。
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快车更多是满足通勤族中短途出行需求,比如从地铁站或公交站到公司。媒体披露的滴滴出行早期数据,其用户的平均出行距离在3.7公里。而类似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的客单价均在80-120元,也就是说其用户出行距离更多在10-15公里以上,比如商务出行的接送机服务等。
在资本的狂热追捧下,2013年中国的打车软件曾达到近50个,仅仅不到四年的时间,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今,存活下来的网约车平台已屈指可数。而补贴的退场,也让网约车平台间的较量显露真章。这其中最有意思之处莫过于各平台在价格方面的玄机。
在很多消费者的认知里,滴滴定位偏中低端,其价格甚至低于传统出租车,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的定位则更高端,相应的价格也更贵,一年多以前,这种差异或许比较明显,可现在却不再尽然。细心的消费者发现,某些时段,相同的起止位置,神州专车的预估价比滴滴专车更低,而在高峰时段,滴滴快车远比传统出租车贵得多。
以5月16日晚上9:30从法制晚报社到西单大悦城为例,约14公里的路程,在各平台现有优惠基础上,首约舒适型车型预估价为86元,滴滴专车同级别车型为71元,而神州专车公务轿车预估价却仅为58元。
同为专车,为何价格相差5成。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与三个平台的计价规则有关。首约之所以价格较高,与其收费项目较多有关,该平台采取分时段计价方式,早晚高峰和夜间时长费价格比平峰时段翻番,此外10公里以上加收长途费,夜间还增加里程附加费。神州虽然也有高峰动态加价的情况,但却没有分时段计价。而滴滴专车不仅有分时段计价、高峰时段加价,另外在拥堵、等待红灯时还加收低速费,相当于是三重加价。
梳理近年来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不难发现,资本热潮的涌入功不可没。根据iiMedia Research提供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企业融资总额达千亿元,其享汽车获投总金额居首位;而在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领域的获投金额占比中,出行行业也独占鳌头,其享汽车占比为65.9%,共享单车的占比也达到22.3%。
具体到用户出行使用网约车的频率上,iiMedia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每月使用2-3次的网约车用户所占比例最高(31.9%),每月使用2-3次及其以上的用户所占比例之和为69.9%,对网约车高度依赖(每周2次及以上)的用户比例占7.2%。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网约车用户的消费习惯逐渐养成,小部分用户消费习惯已成熟。但从整体来看,部分用户习惯养成还处于开始阶段,消费动力并未完全被激发,网约车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这也是美团、曹操专车等选择进入这一市场的原因所在。
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威胁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因素愈加明显,亟待解决,其中包括司机素质参差不齐、出行安全多受挑战、出行价格定价混乱等。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虽然在出行领域的资本狂欢还未终结,但这并不表示网约车平台有足够试错窗口期,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部分传统造车企业已经宣布转型为出行公司,而小鹏、蔚来等一批造车新势力也在试图颠覆传统出行内容,未来,围绕人们出行变化的迭代周期或许将越来越短,这对包括网约车平台、共享汽车平台等在内的所有出行类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