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约车“聚合模式”如火如荼、以缓解供需矛盾的背景下,日前有媒体透露了一组主流网约车平台的日单量数据。该报道称,目前滴滴国内网约车日单量在2400万单左右,高德日单量70万单,首汽是60~70万单,美团为40~50万单,曹操日单在40万单左右,百度地图15万,整个线万单左右,高于整个移动出行的总规模。
南都记者就此向多个网约车平台求证后获悉,上述报道提到的部分数据并不准确。以接入出行品牌作为聚合模式的高德地图回应南都记者称,“第三方数据都不准确,具体数据适当时候会考虑公布。”曹操出行方面告诉南都记者,“截至7月14日,曹操出行的日成单量51万单”,所谓的“日单在40万单左右”并不准确。
滴滴出行方面对此数据未予回应。不过南都记者注意到,2017年滴滴出行曾对透露外年度数据称,2017年滴滴平台服务全国400多个城市的4.5亿用户,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照一年365天测算,相当于日均2035万单。“正常来看2018年还会增长,经历安全事 件整改后回升,报道里的数字(2400万单)也差不多。”一位滴滴内部员工对南都记者提到。
满足用户出行需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出行率先引入的是一汽、东风、广汽等车企旗下品牌,而非网约车品牌。聚合模式更易发生司乘责任归属问题?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看来,“所谓的引入第三方运力的聚合模式,表面上看是解决目前运力紧张的问题,但本质上还是网约车战国时代的纵横捭阖。‘一超多弱’格局下,弱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而滴滴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也加入聚合模式的阵营之中。”他告诉南都记者,其他网约车品牌与滴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而一汽、东风、广汽等则主要是为了自己的车辆销售,不完全是依靠网约车营运来盈利,不存在长期本质。“这样一来滴滴既增加了运力,也避免了养大对手,还能提升滴滴客户的出行体验”。
针对近期网约车出现的一系列,自9月5日起,由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等组成的网约车、顺风车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陆续进驻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截至目前,专项检查发现了哪些问题和隐患?下一步将如何处理?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9月27日在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一一回应。吴春耕表示,目前,已通过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的现场检查、数据对接、问询谈话以及分析总结等工作,形成初步的检查报告。经梳理归纳,检查组发现滴滴出行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在运营安全管理、产品合规性、应急管理、营运、信息安全保护、管理等方面存在九大问题和安全隐患。吴春耕介绍,这九方面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隐患问题巨大;
部门核发;原件1份仅供查验、复印件7份)或备案情况说明(申请人自备;(一)技术研发和维护部门架构及人员相应材料(包括组织架构情况、身份、技术能力、所任职务情况及工作合同等材料;申请人自备;(二)拟从事网约车业务的及网络设备的采购或者租赁协议,托管协议或互联网接入协议(申请人自备;原件1份仅供查验,(三)平台软硬件及大处理能力、数据库大存储能力等说明(申请人自备;(四)面向乘客和驾驶员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信息内容和服务功能说明材料(申请人自备;具备供相关监管部门依法调取查询相关网络数据信息条件的相应材料(包括:配合依法查询、调取数据信息的功能设计、工作制度和责任机构、责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
以上消息由用户整理发布,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