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行业专题:社会服务板块2023年中报总结-渐进复苏下预期逐步修正,后市继续把握三条投资主线
卫星化学(002648.SZ) 公司快评:α-烯烃中试技术通过鉴定,收购嘉宏新材完善产业链布局
药明生物(02269.HK) 财报点评:剔除新冠项目收入同比增长59.7%,临床及商业化阶段项目持续加速
全市场成交继续下行。上周(2023)全市场整体成交继续下行,上深两市成交额回落至本年度8.5%分位数水平(上上周为26.4%)。在总成交额下行的背后,是大部分行业成交额的全面下行,反映出交易情绪的走低。上周成交额最多的三个行业为:电子(3563.53亿元,占总成交额10.62%)、计算机(3550.59亿元,占总成交额10.58%)、医药生物(2510.55亿元,占总成交额7.48%)。
集中度整体上行,分化度有所分歧。上周,行业集中度和分化度都有所上升,个股集中度上升,个股分化度指向分歧。集中度上行表示出市场交易行为的一致性,催化了行业层面的涨跌幅差异,进而提高了行业间的涨跌分化度。
赚钱效应继续回落,但降幅缩窄。全A涨跌中位数为-1.13%,较前值下降0.68个百分点。Top25%分位数为1.09%,较前值下降0.66个百分点。Top75%分位数为-3.30%,较前值下降0.82个百分点。个股涨跌家数比为0.55,较前值下降0.24。
行业换手率较前值下行。上周换手率最高的三个一级行业为:计算机(13.43%)、通信(10.81%)、电子(9.67%)。
机构调研强度差异化回升。从行业层面的机构调研强度看,计算机(13.18%)、电子(11.30%)、基础化工(9.47%)三个行业的调研强度最高。从宽基指数层面看,中证100的调研强度最大,为1.90。
资金净流入小幅回升。上周资金净流入为235.59亿元,较前值增加267.20亿元。各分项资金为:(1)北向资金净流入-152.06亿元;(2)融资余额增加424.44亿元;(3)重要股东增持4.95亿元;(4)ETF流入120.75亿元;(5)新发偏股基金45.64亿元;(6)IPO42.38亿元;(7)定向增发0.00亿元;(8)重要股东减持13.15亿元;(9)ETF流出152.60亿元。
从资金流入流出来看,上周融资余额增加流入最多,为424.44亿元,ETF流出最多,为152.60亿元。较前值,各分项的变化为:(1)北向资金净流入减少104.50亿元;(2)融资余额增加增加409.93亿元;(3)重要股东增持减少14.58亿元;(4)ETF流入增加2.83亿元;(5)新发偏股基金减少65.05亿元;(6)IPO减少2.84亿元;(7)定向增发减少1.50亿元;(8)重要股东减持减少2.60亿元;(9)ETF流出减少31.63亿元。
市场交易意愿较弱,资金流出风险上升。上周公募基金申赎比平均数0.734,小于1,代表市场交易意愿总体较弱,预估证券开户变化率为3.91%,代表市场交易意愿出现上行趋势。上周限售解禁家数为99家,较前值增加34家。限售解禁市值为968.99亿元,较前值增加241.73亿元。预计本周限售解禁市值为1545.50亿元,下周限售解禁市值为1264.17亿元。
行情回顾:9月至今上证指数下跌0.1%,A股纺织服装/纺织制造/品牌服饰指数分别上涨1.3%/0.8%/1.7%;恒生指数下跌1.1%,纺织服装HK(中信)指数下跌0.7%。总体来看,纺织制造品牌服饰大盘。
1)行业方面,8月服装社零增速环比加速,同比增长4.5%。8月耐克在天猫/京东/抖音平台均有亮眼增速;男装品牌在京东平台、运动品牌在抖音平台增速领先。
2)个股方面,中报业绩表现好、估值性价比高的标的股价领涨,其中赢家时尚、江南布衣、罗莱生活分别+14.0%/13.8%/6.7%;中报业绩稳健的大众休闲品牌和运动品牌股价小幅上涨。我们看好下半年有望逐月增长提速的运动品牌,以及全年业绩仍有上修空间的男装品牌。
1)行业方面,8月出口延续5-7月疲软趋势;9月上半月内棉价格高位震荡,外棉价格小幅上升,内外棉价差收窄;织机开机率延续较高水平。台湾代工企业8月营收普遍环比改善,并对三四季度及明年表现预期乐观,丰泰/裕元/聚阳8月营收(美元口径)分别同比-8%/-20%/+2%。
2)个股方面,丰泰企业、天虹国际集团股价领涨,分别+19.0%和18.4%;丰泰大涨主要受8月营收超预期推动;天虹国际集团近日获南向资金大幅买入。看好代工龙头和优质制造估值先行修复,以及基本面拐点出现。
投资建议:内需景气度向上、外需形势明朗,积极把握优质品牌服饰和纺织制造景气投资周期。1)品牌服饰:港股,上半年弱复苏预期充分调整,估值见底,重点推荐经营指标保持健康和下半年增长有望逐月提速的景气运动龙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滔搏,以及下半年旺季催化的低估值功能性服饰龙头波司登。A股,重点推荐上半年成长领先、库存健康,中长期成长空间大且估值性价比高的比音勒芬和报喜鸟。2)纺织制造:国内外订单预期环比向好,重点推荐下半年基本面向上、估值有望先行修复,中期订单确定性高运动代工龙头申洲国际和华利集团。同时看好原材料补库驱动产业链上游订单先行回暖,中期成长空间大的优质制造台华新材和伟星股份。
社会服务行业专题:社会服务板块2023年中报总结-渐进复苏下预期逐步修正,后市继续把握三条投资主线
旅业回顾:“量增价减”,休闲游复苏快于商旅出行。1)今年以来消费整体渐进复苏,补偿性需求支撑,出游人次恢复良好,Q2国内游客群恢复9成,五一、端午国内客流基本恢复至疫前,但客单价恢复仅8成+,“量增价减”。2)休闲旅游复苏好于商旅出行,据FlightAI航空大数据,暑期家庭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56%,商务出行则降6%,节假日效应更显著。3)旅游线上化加速渗透,在线旅游龙头收入较疫前增长20%以上,恢复明显领先行业;线下旅行社恢复逊于行业,地接社组团社。4)国内中长途游复苏提速,部分周边游则阶段分流;航班及签证制约下,出境游恢复相对较慢。
板块中报综述:上半年收入恢复至9成,利润恢复逐季景气向上。2023H1,旅游板块收入恢复至2019H1的91%,归母与扣非净利润各恢复至89%/111%;Q2各恢复至89%/100%/113%,利润复苏环比Q1提速。各板块PK,上半年扣非净利润恢复:景区(+66%)免税(+42%)餐饮(-1%)酒店(-11%)演艺(-52%)综合(-80%)出境游(-211%),景区领衔。二季度扣非净利润表现:免税、餐饮、演艺、综合等板块复苏环比提速,但景区(基数差异)、酒店(直营扩张、新项目及海外拖累影响)等Q2恢复环比Q1略有放缓。
板块行情复盘:消费渐进复苏,聚焦业绩验证,板块整体回调。1.1-9.13,A股社服板块累计下跌32%,跑输大盘28pct,主要系消费渐进复苏及部分龙头股今年初预期相对不低等影响,赛道股整体回调。领涨个股中,景区和教育主要受益于线下回补性消费,除部分个股受资金、题材因素影响外,多数涨幅居前的个股都有业绩支撑。港股携程集团-S、华住集团-s、同程旅行等今年以来受益出行复苏和自身产品效率优化,业绩超预期,股价较有支撑。
维持“超配”评级。暑期出游继续验证行业景气度渐进复苏,上市公司中报呈现积极信号且有不少惊喜,目前板块整体估值也已逐渐反映悲观预期,维持板块“超配”评级。我们建议三条主线、产品迭代领先且经营效能提升的公司;2、国企改革背景下有业绩释放能力的公司;3、顺势而为静待经济企稳β属性强的公司。立足未来 3-6个月,兼顾业绩确定性、复苏次序、政策预期、主题投资、估值水平等,优选中国中免、北京人力、王府井、海底捞、东方甄选、携程集团-S、华住集团-S、峨眉山A、同庆楼、学大教育、行动教育、同程旅行、海南机场、中教控股、宋城演艺、米奥会展、三特索道、君亭酒店、黄山旅游、广州酒家、海伦司、天目湖、九毛九、锦江酒店、首旅酒店、科锐国际、BOSS直聘、传智教育、中青旅、奈雪的茶等。
锌:周内国内宏观氛围改善与锌行业基本面好转共振,锌价强势上涨,国内库存8.1万吨与上周持平。
镍:新能源车三元前驱体企业压价情绪持续,仍以去库存为主,供大于求格局下需求不及市场预期,总体市况仍表现平平。
锂:9-12月底下游需求往往会进入旺盛状态,预计锂价下跌速度会放缓,对锂价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
钨:成本对价格有所支撑,但整体硬质合金需求尚未出现明显复苏,影响部分贸易商信心,商家保持惜售盼稳情绪。
钼:节前备货或集中展开,库存小幅下降,但钢厂招标节奏并未完全打开,加之下游用户拿货意愿不高,市场较为稳定。
行业:9月销售略有恢复,四季度回暖可期。从统计局数据看,商品房销售降幅扩大延续弱势。2023年1-8月,商品房销售额为78158亿元,同比-3.2%,降幅较1-7月扩大了1.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3949万㎡,同比-7.1%,降幅较1-7月扩大了0.6个百分点。2023年8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额7708亿元,环比+5%,同比-16%,降幅较7月收窄3个百分点;销售面积7386万㎡,环比+5%,同比-12%,降幅较7月收窄3个百分点;销售均价为10436元/㎡,环比持平,同比-4.8%。
从日频跟踪来看,9月销售略有恢复。2023年9月17日,30城商品房7天移动平均成交面积同比-7%;其中,长三角、华南、华中&西南、华北&东北区域7天移动平均面积同比分别为-24%、-1%、+5%、+4%;一线城市、二线天移动平均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为-36%、+15%、-7%。截至2023年9月17日,30城商品房累计成交面积为9655万㎡,同比-6.6%;其中,长三角、华南、华中&西南、华北&东北区域成交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7.1%、-9%、-3%、-9%;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4%、-9%、-11%。
自8月底以来,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相继全域落地“认房不认贷”,反映出政策已由“因城施策”变成实质性的“自上而下”;而央行等两部门发布的《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打开了限购城市首付比例调整的空间,后续一线城市放松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多个二线城市如南京、合肥、郑州、福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完全解除限购,充分释放潜在购买力。这些举措均能有效降低购房门槛,增强居民购房意愿,政策对新房销售的提振效果应会在“金九银十”逐步显现。
板块:本月跑输沪深300指数3.3个百分点。自上期策略报告发布至今,房地产板块下跌8.0%,跑输沪深300指数3.3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29名。根据Wind一致预期,按最新收盘日计,板块2023年动态PE为10.4倍,比2019年1月3日的底部估值水平(6.6倍动态PE)高38.1%。
中报总结:曙光已现。2023上半年板块营收同增4.3%,预计全年同比大致持平;毛利率持续下滑至25.5%,预计全年将企稳;归母净利润下降8.3%,基于对营收规模持平、毛利率企稳、减值规模大幅下降的前提判断,预计全年板块业绩将小幅回正。
投资策略: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9月销售略有恢复,往后多项重磅政策落地将显著提振市场热度,四季度回暖可期。我们看好四季度在“政策+基数”双重支撑下迎来基本面的明显修复,重点推荐布局一线城市的龙头房企:贝壳-W、越秀地产、金地集团。
本周研究跟踪与投资思考:人造草坪性能逐步接近天然草,且更为经济与环保,对真草替代空间较大,本周我们对人造草坪行业进行梳理。
人造草坪:作为天然草坪更经济、环保的替代物。受益于材料科学与制造工艺的进步,以运动草迭代作为划分标准,人造草坪至今已迭代至,在颜色、质感与体验等方面接近天然草,在常绿性、抗老化性、节水和维护方便等特性上已远超越真草,对天然草形成的替代空间广阔。
需求端:人造草坪市场持续扩容,全球规模百亿级。据AMI Consulting数据,2021年全球人造草坪需求量/市场规模分别为约3.48亿平方米/212.48亿元,2015-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2.59%/10.33%。(1)产品结构方面,运动草市场相对成熟,休闲草市场发展迅猛。2021年全球运动草需求量约1.63亿平方米,占比46.8%;全球休闲草需求量1.86亿平方米,占比53.2%,市场规模已逐渐实现对运动草坪的反超。其中运动草驱动因素主要为发达国家的运动场地更新及发展中国家新增体育场所的铺设,休闲草则受益于消费者对节水和降低成本的认知度提高与家居场所个性化装修需求增长。(2)区域特征方面,全球各区域市场形成差异化特点,EMEA地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2021年EMEA/美洲/亚太地区人造草坪需求量分别为1.55亿/0.78亿/1.15亿平方米,2015-2021年复合增速14.2%/12.0%/11.1%,其中EMEA与美国地区休闲草占比过半,亚太地区产品结构较为低端,结构上仍以运动草与中低端休闲草产品为主。
供给侧:亚太地区是主要产地与出口地,份额向头部集中。2021年全球人造草坪产量3.48亿平方米,规模与增速基本与销量一致,其中亚太已成为全球人造草坪主要生产与出口地,2021年产量达2.19亿平方米,占全球产量比重62.7%,占全球跨区域产量的93.3%。从行业格局看,领先企业通过全球销售渠道的铺设和国际权威体育组织的认证已对新进入者和小规模企业形成明显壁垒,行业头部效应明显,且集中度仍在持续提高,前十大公司销量占比从2019年的51%提升至2021年的55%。我国人造草坪企业已占据全球主要地位,以销量计2021年我国共五家人造草坪企业跻身全球前十且排名前列,其创草坪、青岛青禾分别以18%、12%的全球销量市占率位居前二,头部企业均已不同程度进入全球高端人造运动草市场。
重点数据跟踪:市场回顾:上周轻工板块-0.97%,周相对收益-0.13%。家居板块:8月家具类零售额同比+4.8%,7月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同比+7.9%;上周TDI国内现货价上涨 150 元/吨,纯MDI现货价上涨 400 元/吨,软泡聚醚市场价持平。浆价纸价:上周原料与成品纸价格趋稳,外盘阔叶浆、针叶浆价格持平;内盘针叶浆、阔叶浆均上涨100元/吨;内盘溶解浆环比持平;废纸现货价上涨8元/吨;上周双胶纸、白卡纸市场价持平,箱板纸价格持平、瓦楞纸上涨70元/吨。地产数据:8月住宅竣工同比增长10.5%,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2.8%,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8.0%。出口数据:8月家具出口额降幅有所收窄,7月纸制品出口回落。
投资建议:促消费及地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浆价持续下行,看好家居及造纸企业的业绩弹性。家居板块当前估值位于低位,地产利好及促消费政策加码,有望推动楼市和消费持续回暖,家居板块龙头估值有望先行修复,重点推荐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箭牌家居/志邦家居/索菲亚/公牛集团;浆价持续下行,关注造纸链盈利弹性,重点推荐太阳纸业以及特种纸龙头仙鹤股份;建议关注低基数即将到来的出口链板块:匠心家居/顾家家居/致欧科技。
行业基本面日益夯实,关注周期率先反转的封测、存储、面板及被动件。过去一周上证上涨0.03%,电子下跌2.32%,子行业中消费电子下跌3.35%,光学光电子下跌1.73%,同期恒生科技、费城半导体分别下跌0.34%、2.51%,台湾资讯科技上涨2.61%。基于财报数据,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均在2Q23实现了自1Q22以来的首次环比转正和首次同比降幅收窄,周期拐点确立;此外,行业的库存水平、尤其是消费电子市场已得到有效去化,需求反转对行业景气的拉动将更加直接,主动补库和销量增长有望同步发生。短期仍建议关注基本面复苏力度领先的封测、存储、面板及被动件;中长期关注半导体周期反转、产业兼并整合下集中度提升的IC设计龙头;以及今年以来国产替代明显提速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产业链。
传统旺季叠加面板涨价,8月全球Top10电视ODM厂商出货同环比皆增长。根据洛图科技的数据,8月是全球电视代工市场的传统旺季,叠加面板价格当时仍呈现上涨趋势,整机厂商通过下单和提货锁定交易价格,因此8月全球Top10专业电视ODM工厂出货量环比大幅增长17.1%,同比增长7.6%。8月起至年底是电视代工市场的相对旺季,但全球终端市场基本面并未反转,面板价格10月或温和波动,后续大厂稼动率是否出现分化,价格稳定性能否体现成为行情关键。我们认为,在经历了长时间陆资厂商大规模扩张、全球产业重心的几度变迁之后,LCD产业的高世代演进趋势停滞、竞争格局洗牌充分,推荐京东方A、TCL科技等。与此同时,LCD产业的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厂商的出海竞争力,推荐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等。
苹果新机发布,USB-C接口、潜望式镜头、钛合金中框亮相。上周苹果发布了iPhone 15 、iPhone 15 Pro、Apple Watch Series 9、Apple Watch Ultra 2等。手机全面更换USB-C接口,iPhone15芯片升级到4nm A16仿生芯片。iPhone15 Pro使用钛合金中框,减轻了重量并收窄边框,静音键由机械拨片改为Action button,并搭载3nm A17 Pro芯片,神经网络引擎速度达到之前的2倍,GPU设计性能+20%。iPhone 15 Pro Max配备120mm焦距的潜望式长焦镜头,采用四重反射棱镜设计,可实现 5 倍光学变焦以及 25 倍数字变焦,并可以使用主摄+广角镜头拍摄空间影像,并在Vision Pro里观赏。Apple Watch处理器升级至S9 Sip处理器,晶体管数量增加60%,GPU性能提升30%,使其能支持离线Siri,新的指尖双击手势等。基于苹果创新渗透预期,产业链推荐鹏鼎控股、福立旺、闻泰科技、蓝特光学、领益智造、京东方A等。
预计NAND Flash三季度营收环增超3%,四季度价格止跌回升。根据TrendForce的报告,2Q23 NAND Flash均价下跌10%-15%,但位元出货量环增19.9%,最终营收环增7.4%至93.38亿美元;随着三星加入减产行列,预计3Q23均价跌幅收敛至5%-10%,叠加旺季备货带动的位元出货增加,预计3Q23营收将继续环增超3%;展望4Q23,由于三星近期宣布9月起扩大减产幅度至50%,其他供应商也有望跟进,预计均价有望持平或小幅上涨,涨幅预计为0-5%。我们认为存储出货位元和价格均已看到拐点,建议关注存储产业链标的江波龙、兆易创新、北京君正、雅克科技等。
SEMI预测2024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有望复苏。9月12日SEMI发布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下降15%至840亿美元, 2024年将同比反弹15%至970亿美元,复苏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2023年半导体库存调整结束以及高性能计算和存储器领域对半导体需求增强的推动。SEMI总裁表示2024年的反弹力度大于今年早些时候的预期,表明半导体行业正在扭转低迷局面,并在健康的芯片需求的推动下恢复强劲增长。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将以200亿美元位居全球设备支出第三位,预计foundry和IDM将继续投资于成熟制程,产业链继续推荐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北方华创等。
充电桩稳步增长,相关功率半导体需求同步提升。2023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99.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7.4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52.4万台,同比上升24.8%;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桩市场稳步增长。此外,相较于国内市场而言,欧美充电桩市场的车桩比较低、直流桩占比偏低,国内直流桩毛利率约为20-30%;海外市场毛利率有望超过40%,海外市场盈利性高,国内企业出海加速。在此背景下,充电模块核心功率器件超结MOS、IGBT将受益,推荐相关功率器件厂商东微半导、扬杰科技、新洁能、宏微科技、华润微及士兰微等。
消费电子:工业富联、沪电股份、景旺电子、传音控股、海康威视、京东方A、光弘科技、康冠科技、视源股份、TCL科技、东山精密、闻泰科技、创维数字、永新光学、鹏鼎控股、福立旺、环旭电子、电连技术、四川九洲、世华科技、三利谱、歌尔股份、易德龙
半导体:中芯国际、国芯科技、长电科技、晶晨股份、赛微电子、圣邦股份、芯朋微、杰华特、峰岹科技、江波龙、帝奥微、裕太微-U、力芯微、斯达半导、北京君正、恒玄科技、芯原股份、东微半导、通富微电、紫光国微、晶丰明源、扬杰科技、新洁能、华虹半导体、纳思达、宏微科技、士兰微、华润微、天岳先进、时代电气、兆易创新、韦尔股份、澜起科技、艾为电子、思瑞浦、卓胜微、纳芯微
设备及材料:中微公司、英杰电气、鼎龙股份、北方华创、金宏气体、拓荆科技、芯碁微装、雅克科技、路维光电、安集科技、富创精密、广立微、万业企业、立昂微、沪硅产业、中晶科技
卫星化学(002648.SZ) 公司快评:α-烯烃中试技术通过鉴定,收购嘉宏新材完善产业链布局
公司公告:2023年9月17日,公司α-烯烃“乙烯四聚高选择性制高纯1-辛烯中试技术开发”科技成果在北京顺利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会;2023年9月12日,卫星化学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卫星控股和昆元投资持有的嘉宏新材100%股权,嘉宏新材将成为连云港石化全资子公司。
国信化工观点:1)公司1-辛烯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技术国际领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加快实现公司向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转型升级;2)公司收购嘉宏新材,既有利于与减少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避免潜在同业竞争,也有利于推进实施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完善公司 C3产业链产品结构;3)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5/73/86亿元,摊薄EPS=1.33/2.17/2.55元,当前股价对应PE=11.7/7.2/6.1x,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9月16日,吉利银河新一代智能混电轿车L6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分别为60km纯电续航AIR版、60km纯电续航PLUS版、125km纯电续航PLUS版型、125km纯电续航MAX版型及125km纯电续航星舰版,售价区间为11.58-14.98万元。银河L6全系标配雷神电混8848动力系统,1.5T混动专用发电机,搭配3挡变频电驱DHT Pro,WLTC综合续航里程1379+km,电机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155N·m,实现零百加速6.5s、最高时速235+km/h的优秀成绩。银河L6基于e-CMA智能电混架构打造,底盘采用多连杆后独立悬架,搭载神盾电池系统,为电池与整车结构安全保驾护航。
智能座舱方面,吉利银河L6首次与全栈自研全场景AI大模型结合,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搭载银河NOS系统,配合标配的13.2英寸触控高清中控竖屏、10.25英寸全数字液晶仪表,实现所触既所得,同时车外置拾音麦克风和扬声器,创新实现车外语音交互,同时集成感应解锁、无感启动、远程OTA升级等功能。智能驾驶方面,吉利银河L6支持AEB自动紧急制动、LKA车道保持、ICC智能领航系统,MAX版和星舰版将在年底通过OTA升级“银河管家哨兵模式”,低耗电为用户守卫车身安全。
国信汽车观点:吉利银河L7于2023年5月31日上市后销量持续走高,7月与8月销量连续破万,8月销量达11117辆,环比增长超10%,上市3个月累计销量达30848台。本次吉利银河L6发布,采用了与L7相似风格的家族化语言设计,进一步丰富了银河系列的产品矩阵,是银河系列布局紧凑型轿车市场的重磅产品,11.58万元的起步价也较有诚意,性价比领先。
目前吉利形成了银河专注10-20万大众市场,领克专注20-30万中高端市场,极氪专注30万以上智能高端市场的全面品牌布局,广泛覆盖各细分赛道,整体品牌全面向新。我们认为,银河L7成为极氪001之后又一爆款车型,拉开了吉利本轮强势周期的序幕。下半年,公司银河系列产品推出L6(A级插混轿车)、E8(纯电轿车)等有力新品,极氪品牌推出轿车极氪001 FR,推动吉利汽车的新能源化转型向下一阶段迈进。
吉利汽车是一家擅长后发制人的车企,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吉利积极转型,先后推出了几何品牌、极氪品牌、SEA浩瀚架构、雷神混动等重磅新品或新技术,在不断的努力试错中进步完套的底层技术、渠道生态都随之亮相,转型态度坚决,发展路径清晰。2023年,吉利/极氪/领克/睿蓝品牌计划分别推出5/2/2/1款新车。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7/69/10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3/9倍,维持“增持”评级。
药明生物(02269.HK) 财报点评:剔除新冠项目收入同比增长59.7%,临床及商业化阶段项目持续加速
剔除新冠项目影响,2023H1收入同比增长59.7%。2023H1公司实现营收84.9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10.6%)。公司收入端增速放缓主要受2022H1新冠项目高基数影响。2023H1非新冠项目收入79.6亿元(同比+59.7%),新冠项目收入5.3亿元(同比-76.2%),新冠项目收入占比降至6.2%,新冠所带来的高基数影响逐步消退。
临床及商业化阶段项目持续加速。分临床阶段来看,临床前收入28.1亿元(同比+6.6%),增速下滑主要受全球生物制药投融资放缓影响,随着海外投融资环境回暖,公司临床前收入增长有望恢复。临床早期收入同比增长51.8%,得益于公司强大的R端和D端服务能力,推进“Follow the molecule”策略稳步向前。剔除新冠项目,临床III期和商业化阶段项目收入36.0亿元(同比+130.3%),后期项目是公司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毛利率短期承压,各项费用基本稳定。2023H1公司整体毛利率41.9%(同比-5.5pp),预计下滑的主要原因有:1)新建产能Capex持续高投入,2023年上半年爱尔兰、德国、石家庄、美国4个厂房同时上线,产能处于爬坡阶段,目标在未来3-4年内达到公司平均利润水平;2)受全球生物制药投融资放缓影响,早期项目减少(中国市场受影响较大),7月份已感受到欧美地区投融资环境回暖;3)现有设施停工检修,短期内产能利用率受到影响,预计2023年下半年将完成全部检修工作。WBS(药明生物业务管理体系)带来运营效率提升,对2023H1毛利率产生1pp正影响。我们认为:2023年为公司毛利率低点,随着短期负面影响出清和海外产能爬坡,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为全球布局的生物药CRDMO一体化龙头,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49.14/64.62/85.46亿元,同比增速11.2%/31.5%/32.2%。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公司合理价格区间为48.36-62.42港元,对应市值2056-2654亿港元,较当前股价有10-42%溢价空间。
市场表现:今日(20230919) 规模指数中上证50指数表现较好,板块指数中上证综指表现较好,风格指数中沪深300价值指数表现较好。石油石化、钢铁、银行、建材、交通运输行业表现较好,消费者服务、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电新行业表现较差。肝素钠、贵州省国资、西部水泥、水泥、振兴等概念表现较好,光刻工厂、光纤、卫星互联网、光刻机、传感器等概念表现较差。
市场情绪:今日收盘时有31只股票涨停,有10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0.44%,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2.01%。今日封板率61%,较前日下降12%,连板率22%,较前日下降1%。
市场资金流向:截止 20230918 两融余额为1610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5198亿元,融券余额905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3%,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为8.5%。20230919 北向合计净流出24.2亿元。
折溢价:20230918当日ETF溢价较多的是互联网50ETF,ETF折价较多的是生物科技ETF招商。近半年以来大宗交易日均成交金额达到27亿元,20230918当日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14亿元,近半年以来平均折价率4.83%,当日折价率为6.54%。近一年以来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升水率中位数为2.30%, 近一年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升水率中位数为2.26%, 近一年以来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中位数为-0.68%, 近一年以来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中位数为-2.22%, 当日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升水率为5.30%,处于近一年来79%分位点,当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升水率为6.28%,处于近一年来84%分位点;当日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升水率为5.09%,处于近一年来87%分位点;当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升水率为1.99%,处于近一年来78%分位点。
机构关注与龙虎榜:近一周内调研机构较多的股票是周大生、卫星化学、通裕重工、南网科技、美年健康、汇川技术、博实股份、奥普特等,周大生被175家机构调研。20230919披露龙虎榜数据中,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入较多的股票是健麾信息、长青科技、高鸿股份、富恒新材、双成药业、东方钽业、维科精密、德迈仕等,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出较多的股票是科源制药、华东数控、安泰集团、哈空调、通达动力、亿嘉和、中富电路、东方嘉盛、福赛科技等。陆股通净流入较多的股票是高鸿股份、维科精密、荣联科技等,陆股通净流出较多的股票是电科芯片、立达信、亿嘉和、贵广网络等。
电力二次设备领军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发输变配用储全环节。公司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是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杨奇逊先生,2010年在主板上市。公司是国内电力系统二次设备领军企业,技术积淀深厚,2022年国网继保自动化招标市场份额19%,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发输变配用储全环节,同时拥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开关等一次设备产品,储能系统集成和能量管理系统(EMS)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标志性项目,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继电保护需求稳步增长,新型二次激发电网需求弹性。继电保护作为传统的二次设备,未来随着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稳步增长;公司在继保领域稳居国内第一梯队,上半年国网招标同比高增。数字化智能化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要求日益突出,包括集控/运维/监控等在内的新型二次设备需求迎来拐点,公司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国网市场,并成功打开南网市场。
新能源与火电同时带动发电侧需求,公司提供一二次产品与解决方案。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迎来快速增长,集中式电站带动相关一二次设备需求;2022年以来在能源保供需求下火电建设与招标迎来复苏,未来三年有望迎来密集交付与并网。公司在发电侧拥有丰富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经验,产品应用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行业,客户覆盖大型发电集团。公司SVG产品位于行业第一梯队,开拓电网与用户侧市场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深耕储能核心装备十余载,EMS、高压级联方案行业领先。2009年以来公司布局储能领域,产品包括EMS、PCS、控保/监控设备等,在智能组串式、高压级联、低压并联等多种技术路线均有成熟技术和产品积累。公司储能EMS技术积淀深厚,应用于国内首个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首个高压级联移动式储能电站等标志性项目。公司氢电耦合关键技术应用于国重项目慈溪示范工程,与中能建氢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8.13/9.73亿元,EPS分别为0.81/1.00/1.20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9%/22.8%/19.6%。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为17.82-18.21元,相对目前股价有15%-18%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主营工程技术服务、半导体制造和光伏发电业务,工程收入占比86%。公司是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6年公司收购高科技工程设计和总承包龙头十一科技,并入其工程技术服务和光伏发电业务。2022年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3.8亿元,实现毛利19.7亿元,分别占比86.3%和75.2%,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高科技工程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大。随着5G、AI、云计算以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崛起,市场对先进工艺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有望增加,半导体销售额逐步企稳回升,行业有望走出下行周期,而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空间巨大,未来行业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加;光伏产业链阶段性产能过剩,但持续扩张先进产能仍然是龙头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手段。预测2023年洁净室工程(高科技工程的核心环节)市场规模2686亿元,且未来能够保持10%以上的增速。
高端市场盈利空间大,设计企业牵头工程总包。电子、生物医药、光伏工程等高端市场盈利空间较大,对参与者要求较高,其中设计环节进入壁垒更高,毛利率可达到约50%。工程设计企业通常负责牵头工程总承包,承接利润率最高的设计环节,再将安装施工部分分包给相应的专业分包企业。
公司聚焦高科技工程技术服务,占据前端高毛利环节。公司在高科技工程前端设计环节积累了多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拥有较强的品牌力,持续推动EPC转型,依靠技术和渠道优势建立起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在高端洁净室设计领域市占率估算可达到60%-70%。2022年设计和咨询业务以7.7%的营收创造了公司57.8%的毛利。
半导体和光伏发电业务稳定发力。公司与SK海力士深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切入半导体制造行业,并同步开发自有半导体业务,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公司在手光伏电站40座,总装机容量436,78MW,预计能够持续贡献收入和稳定的现金流。
估值与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8.01/10.42/13.63亿元,每股收益0.38/0.49/0.65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7.0/13.0/10.0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确定公司合理估值区间8.08-9.12元,较当前股价有28.3%-44.8%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子公司海太半导体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工程总包业务中设备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减值的风险。
聚焦LED光显领域,提供一站式光显场景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光显技术为核心的LED显示与照明产品及光显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LED显示屏与专业照明产品。公司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准直销为辅,客户包括海内外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政府部门、顶尖品牌等。公司2022年收入70.76亿元(YoY -2.12%),1H23为32.99亿元(YoY 4.21%);2022年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 -65.09%),1H23为2.21亿元(YoY 81.33%)。2022年及1H23公司智慧显示收入占比超过90%,境外收入占比超过50%。
LED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显示与照明市场需求回暖。LED产品主要应用于LED显示屏、LED景观照明、LED专业照明等领域。据TrendForce数据,预计到2026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为129.55亿美元,对应2021-2026年CAGR约13.78%。今年以来,受线下商演火爆、消费场景复苏影响,LED显示需求持续回暖。公司光显场景应用广泛,智慧显示提供专业显示、商业显示、租赁显示等直显产品,满足商业、文旅、演出等需求;智能照明发力户内户外照明场景;文创灯光为城市照明、文旅照明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
Mini/Micro LED发展提速,公司UMini/UMicro产品持续布局。Mini/Micro 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亮度更高、发光效率更好、功耗更低、显示效果更细腻的优点,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TrendForce数据,2022年全球LED小间距显示屏市场规模为44.69亿美元,对应2020-2022年CAGR约27.76%;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Mini/Micro LED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3/35亿美元。公司在Mini/Micro LED方面持续布局,UMini系列P 0.4-P 1.2像素间距产品已实现规模量产,UMicro 0.4产品已全球发布并具备量产能力。
LED应用不断丰富,公司重点布局数字虚拟人等内容端前沿领域。LED前沿应用包括XR虚拟拍摄、裸眼3D、数字虚拟人等。公司旗下雷迪奥品牌以“LED巨幕+XR虚拟技术”稳居XR虚拟拍摄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公司在全球数字影棚市占率近80%。公司裸眼3D业务内容创意与LED显示销售形成联动效应,形成了集“LED显示硬件+显控运维软件+创意视频内容+交互内容”为一体的裸眼3D创意视显解决方案。公司将裸眼3D与数字虚拟人结合,创造了LED光显行业首个裸眼3D数字虚拟人“祁小蓦”。公司成为微软ISV合作伙伴,将在AIGC、数字虚拟人、XR虚拟拍摄、裸眼3D、VR/AR等领域不断协作。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技术革新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应收账款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全球经济社会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
颗粒硅技术红利释放,受益N型需求放量前景广阔。公司是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产品布局领先企业,相较于棒状硅,公司颗粒硅产品具有低成本与低碳足迹等优势。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徐州基地颗粒硅现金成本34.2元/kg,生产成本40.2元/kg,成本优势逐步兑现;截至2022年底,公司颗粒硅总金属含量≤1ppbw的产品比例超过75%,适配N型硅片要求;经法国机构碳足迹认证,使用颗粒硅的PERC组件较同类产品碳排放平均值降低约10%-20%,低碳优势显著。未来颗粒硅将充分受益于N型需求放量及海内外低碳足迹组件需求提升,应用前景广阔。
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颗粒硅占比有望提升。硅料环节集中度较高,行业产量CR5从2019年的61%,到2022年提升至77%。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前四名为通威、协鑫、大全、新特。2022年棒状硅占比为92.5%;颗粒硅市场占比有所上升,达到7.5%。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下游应用的拓展,颗粒硅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CCZ技术产量高、成本低、电阻率均一,适配N型硅片要求。公司深度布局连续直拉单晶硅(CCZ)技术研发,目前公司CCZ单台拉晶炉单产可达到185kg/天,已实现200MW的中试产能。相比RCZ的“加料一长晶一加料”的循环生产,CCZ有产量高、成本低、硅棒纵向电阻率一致性好等优势。随着N型大直径单晶的规模化推广,CCZ优势或将进一步凸显。
钙钛矿大尺寸组件实现规模化量产,转化效率高。公司子公司协鑫光电投建的全球首条100MW量产线年在昆山完成厂房和主要硬件建设,目前已稳定运行近2年时间,该产线m的全球最大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已突破16%,2023年底有望突破18%,在大尺寸组件的量产与转化效率上处于行业领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319/327/366亿元,同比-11%/+2%/+12%;实现归母净利润71.3/65.3/83.4亿元,同比-57%/-9%/+2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5.5/4.3倍。综合考虑FCFE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价的合理估值区间为1.54-1.59元,约合1.65-1.70港元,对应2023年动态PE 区间为5.8-6.0倍,较公司当前股价有16%-20%的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全球电视ODM代工龙头,LED产业链营收占比逐年上升。公司主营业务方向为液晶电视、机顶盒、LED元器件及组件、网络通讯终端和互联网文娱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两个自主品牌:风行互联网电视和兆驰照明。公司2022年营收150.28亿元,同比下降33.32%,其中视听及通信类电子产品营收112.47亿元,占总营收74.84%,LED系列营收37.81亿元,占总营收25.16%,LED产业链营收占比逐年增长。1Q23公司营收36.95亿元,同比下降1.02%;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10.82%。
发力Mini/Micro LED显示,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COB面板厂。LED产业链包括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及下游应用,公司实现了从“蓝宝石平片→图案化基板(PSS)→LED外延片→LED芯片→LED封装→LED背光/照明/显示应用”的全工序全产业链布局。2022年公司各环节合力布局Mini/Micro LED垂直产业链,逐步实现Micro LED的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及商业化应用开拓。1Q23子公司兆驰光显COB显示模组产线条,未来公司计划将COB显示模组产线条以上,用COB覆盖小间距市场。
兆驰半导体盈利稳定,未来将实现化合物产业链的应用领域全覆盖。公司的LED芯片厂是全球最大的LED芯片单一主体厂房,满产后公司LED芯片月产能可达110万片4寸片。兆驰半导体2022年实现收入16.43亿元,净利润3.13亿元,是全行业唯一一家全年满产满销及扣非后较大幅度盈利的芯片厂。未来公司将逐步实现Micro LED、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公司积极布局VCSEL、光模块及光通信器件、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等。
智慧显示与智慧家庭组网是收入利润的基本盘。2022年公司ODM业务出货量为850万台,出货量居行业前列。兆驰数码科技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制式的数字机顶盒,网络通信终端,以及复合型的网关三大门类产品。2022年兆驰数码科技的净利润同比上升75.19%至1.29亿元。智慧显示与智慧家庭组网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为公司业绩提供稳定支撑。未来公司将以网络通信终端为基础,搭建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健康两大应用终端的多品类拓展。同时,通过产业整合,逐步实现AI+IoT的转型。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7/20.22/25.33亿元,参考可比公司PE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 18.0-19.0倍PE,对应股价6.59-6.96元,维持“买入”评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