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江城租车市场已粗具规模。目前,武汉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租车公司有近百家,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以经营挂靠车辆为主,但市场总体呈现小、散、乱特征。
汽车租赁具有无须办理保险、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点。以租车代替买车来控制成本,这种在外企中十分流行的管理方式,正慢慢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的青睐。由于看好汽车租赁市场前景,众多知名风投机构及部分房地产老板纷纷出手,数千万乃至数亿元地砸向江城租车业,规模较小的租车企业因此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
小王是一名80后,有驾照无私车。上周,他计划自驾车到黄陂游玩。在网上搜寻租车信息时,他发现江城某汽车租赁公司正在开展“新会员首日租免费体验”活动。
根据活动细则,新会员首日租金全免,基本保险、服务费等正常收取。小王咨询后觉得可以接受。11日上午,他就近前往该公司中北路门店办理手续,租用了一辆雪铁龙C2款轿车;12日上午,他原地归还。
算下来,小王租车一天的费用不过50元,其中保险费30元,服务费20元(油费另计)。“借朋友的车还欠人情,请人吃个饭送两包香烟,远不止50元。”小王与工作人员聊天时说。
记者在琴台大道某租车公司了解到,本月5~11日,共有30余名客户前往该处租车,租用车辆以雪铁龙C2、赛欧、乐风、爱丽舍等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为主;单车日租金普遍在93元到178元之间。
该租车公司是武汉地区行业前三强,昨来自该公司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日出租率稳定在80%左右。“从租车用途来看,主要有三类:自驾游,探亲旅行,商务出行。”该公司宋姓市场总监说。
记者近日从一嗨、大方、汇众等多家租车公司了解到,汽车租赁由商务租车、企业长租和私人短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商务租车约占四成,私人短租(一个月以内)和企业长期租车(一个月以上)各占三成左右。私人短租客户中,80后最多,约占七成,70后约占两成,其他约占一成。
据了解,在武汉市场上,汽车租赁以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为主,部分门店都会按一定比例配置奔驰宝马等中高档车型,满足中高端客户的需求。与经济型轿车比,中高端车的价格普遍较高。以宝马3系或2010款奔驰为例,某知名公司12日在其官网上的公开报价为668元/天。
在需求方面,租车市场总体呈现出如下特征:周末比平日旺盛,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又比周末要旺。“周末和重大节假日,正是大家自驾出游、走亲访友的高峰期,用车需求大增,在此期间用车往往需要提前预订。”武昌一家租车公司门店经理说。
与需求随时节变化相适应,租车价格也随涨随落。以大方租车公司为例,目前雪铁龙C2、赛欧平时价格为88~98元,周末租赁价格为148元;乐风、爱丽舍平时价格为118~138元,周末租赁价格为178~188元。
一嗨租车总部公关总监介绍,所在公司的租车价格由电脑根据市场需求、库存等自动生成。“一般来讲,周末比平时价格高出10~30%,重大节假日比周末又高出10~30%。”
武汉的汽车租赁有近20年历史,但至今还没有行业协会,也没有部门发布权威的统计数据。据业内人士介绍,武汉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租车公司有近百家,其中车队规模超过100台的租车公司不过三四家,其他多是中小型公司,规模从两三台到二三十台不等。粗略估计,武汉市场上用来出租的车辆有三四千台。
对于目前武汉汽车租赁市场的整体情况,总部位于武昌的一家品牌租车公司经理为记者做了一个大体估算:武汉现有机动车辆120万台,其中乘用车约占六成,共70万台左右。按汽车租赁渗透率0.45%估算(欧美发达国家租车市场渗透率为1.2~1.5%),武汉市场上用来出租的车辆约3000台(70万×0.45%)。按每台车每月营业额4000元平均计算,年营业额为1.4亿元(3000台×4000元/台×12月)。
据了解,目前武汉租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出“3+N”的格局。“3”指神州、一嗨和大方,其中前两家为全国性公司,后一家为本土区域性公司,三者在汉自有车辆均超过百台,门店总数均在十家上下;“N”指多家中小型公司,其自有车辆普遍不多,部分以挂靠车辆为主,门店普遍只有一两处。
据介绍,与“N”相比,“3”的背后均有资本大鳄支持。以一嗨为例,该公司先后三次共从高盛公司、启明创投、鼎晖创投等机构获得9500万美元的融资;再以大方租车为例,背后老板早年从事房地产开发,资金实力雄厚,前期资金投入至少二三千万元。
专业人士介绍,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知名大公司与小公司的区别明显。主要表现:小公司的车辆普遍偏旧,部分本来就是二手车,而大公司的车辆多为新车,新车使用三年左右就会成批淘汰;大公司服务相对规范,质量更有保证,个人信息不易外泄;小公司陷阱多如价格信息不透明,遇到问题权益得不到保障。“武汉此前有一家租车公司,通过为客户办卡吸纳资金,结果公司倒闭了,客户办卡的钱也打了水漂。”上述武昌某租车公司门店经理举例说。
某资深行业内人士分析,部分中小公司主要依靠熟人介绍和过去积累的老客户,目前尚能在市场上生存。未来三五年,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部分竞争力弱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在互联网上,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叶学平就曾分析,武汉市场上的“本本族”(泛指有驾照无车开的一类人)数以万计,租车代步的潜在需求巨大。这恰恰是资本大鳄看好租车业前景的重要原因。“与中小公司比,大公司具有资金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和管理优势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洗牌将加速,众多中小公司被淘汰出局不可避免。”
据了解,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在企业车辆台数、车辆价值、停车场面积、流动资金数量等方面,对企业进入还存在一定的限制,企业往往在前期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同时,我国租车企业在通过银行和保险公司获得大额的资金支持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汽车生产厂商也还没有介入,因此,大部分租车企业基本是靠自有资金勉强完成前期的大额投入;即使有如一嗨、至尊等成功融资的企业,首笔融资金额也多在2000-3000万美元左右,这样的金额对于以规模经营取胜的租车业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租金居高不下 症结在于规模业内专家表示,实现规模经营并非易事,其先决条件就是大批量的汽车购置投入,大多数租车企业在这一关上,还有很多要克服的困难和障碍。
规模起点低、车辆更新能力和规模扩展能力差,是制约我国租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要维持生存和微薄的利润,也只能在租车价格上做文章,这就是租车价格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因此,实现国内租车价格与国际水平接轨,需要的,是企业有持续的、大规模并且低成本的资本力量。
一般而言,产业资本在银行授信、政府资源、行业经验方面,比风险投资拥有更多的配套资源,并且不受投资期和限期退出的限制,因此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极有帮助。如今,已有产业资本对国内租车行业表现出青睐,意味着投资方看好租车市场的巨大潜力,这将大大增强消费者对租车市场的期待和信心。相应,产业资本的介入也将引领走在前列的租车公司率先突破资金瓶颈,通过以往优势与资本优势的叠加,迅速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构筑一个更高的行业进入门槛。也许,租车行业的第一个巨无霸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诞生。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经济网)
发表评论